Q:如何在隔离生活中摆脱疏离感与空虚感,重新找回自我的“本真性”?

A:疫情持续扩散。“被隔离”与“被孤立”似乎被划上了等号,隔离生活带来的“疏离感”与“空虚感”正在逐渐吞噬我们自我的“本真性”。

每个人都围绕一个“我”的内核来设定目标并激励行动,丰富的经历会给我们带来一种蓬勃感。心理学家Kernis和Goldman将其概念化为一个人的“本真性”[1],它是我们在日常中真实的核心自我。然而,被隔离的我们逐渐陷入了迷茫与空虚,社交需要得不到满足,目标和意义感无处可寻,“本真性”渐渐远去。我们应该如何摆脱疏离感和空虚感以提高心理幸福感呢?

首先,疏离感和空虚感来自何处?有人空虚无聊,有人充实有趣,其实,根源不在于隔离本身,而在于我们的“独处”能力以及对真实自我的“失联”。独处是一种心理需要,它并非孤独,正如隔离也并非被孤立。相反,有一些“我的时间”是一个很棒的想法,独自一人心无杂念可以让我们思路更清晰。北欧的冬天很漫长,但2018年发布的一项年度调查表明,全球幸福榜单的前五位仍被北欧国家占据[2],根源在于他们认真地享受生活,“有极大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3]。因此,我们需要调整对“隔离”的认知,接纳其带来的情绪反应,接受真实的自己是最好的“防御”。在独处中沉淀内心,入静入定,多多修炼自己,移情美好感,厚积而薄发;在独处中找到心之所向,寻找生活中的“小美好”,如阅读、烘培等。

正念或许是一种帮助我们找回本真性的有效方法。正念是对自身体验的一种时时刻刻的、没有评判的、不立即反应的觉察[4]。通过正念,我们学会放下固有看法,不带评判地感知自我。此时此刻,我们可以试着深呼吸几次,清除杂念。事实上,这个过程就是慢慢接近自我,找回本真性的开始。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正念运用到其他方面,包括正念吃饭、正念工作等。

不过,想要保持住自我的本真性,还要学会积极地“投入”生活,正如积极心理学创始人Seligman在《Flourish》一书中提出,人的幸福感来源于五个支柱:积极情绪、投入、关系、意义及成就。因此,我们首先要激发与发展自己的兴趣,沉浸享受其带来的愉快和洞察之感,期间也要维持与亲人朋友的联系。接着定一个目标,并努力实现,最后带来的成就感可以很大程度上驱散我们的困扰。此外,Seligman教授还建议每天晚上睡前回忆并写下当天三件好事,并思考发生的原因,从而有效训练我们体会生活中的小幸运。同时,这些正向的好事就像储存能量仓,情绪低落时翻出来看看,有助于激励自己,及时恢复状态。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认为,很多人一直苦苦追寻生命的意义,而其可能本就是一片虚无。如果我们能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去计划、去行动,体验每分每秒,感受每一次的情绪变化,这时,我们就已经为自己创造了生命的意义。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要坚信,那些隔离带来的疏离感与空虚感,会慢慢远去;而那些消失的本真性,终有一天,可以在我们充实的生活中被慢慢地,全部找回。

撰写人:俞铭华







配图含义:

1、“独处”的智慧——(图:独自上路);

2、发现美好——(图:“路途的风景”隐喻“美好”);

3、踏上找回自我本真性的路上——(图:火车暗示“旅途”)

补充资料:配图的动图形式(一个2s的短视频)。

 


Q:隔离期间我们要怎样面对网络上的各种负面消息和评论?

A:被隔离的我们常常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一些负面消息:每天上涨的无症状感染者数、腐坏的补给物资、死亡人数……对这些消息的负面评论也层出不穷,而在面对这些负能量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出现“自我损耗”(Ego-depletion)。这是一种暂时的心理资源匮乏、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的状态[5]。我们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可能会被思想控制、情绪管理、克服冲动或注意力维持等各类活动所耗尽,从而产生自我怀疑、对未来感到不确定,甚至增大攻击性言论、暴力行为等过激行为的发生概率[6]。因此,我们在隔离期间面对负面消息时,有必要减小自我损耗,避免心理资源的枯竭。

对于负面消息,我们首先要做到辨其真伪,不信谣、不传谣。要注意消息是否为官方发布,来源是否为值得信任的媒体。对于不可信的负面消息,不要随意转发、点赞或者评论,应当善用举报功能,防止负能量过度传播。为了防止信息过载,我们也需要减少看这类消息的频率。

其次,我们可以尝试在看到负面消息后诱发自己的积极情绪。要对看到负面消息引起的负面情绪正常化,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保持乐观感,同时以平和的态度看待消息。比如我们可以持这样的态度:不论现在数字是上升还是下降,只要我们自身足不出户,坚持隔离政策,疫情终将退去,感染者的数量也将归零。

随后,我们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通过听音乐、读书、居家体育锻炼等活动减少负面消息对于自己的影响。健身、跳操、练瑜伽等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肌肉强度,而且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同时减小自我损耗。或许可以尝试不看这些消息,避免信息过载。

最后,可以尝试正念冥想训练,即尝试有目的但不评判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此时此刻的训练。短暂的正念冥想可以对自我损耗产生一定的恢复作用,能够提高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7]。

撰写人:姚马可伦



Q:疫情居家期间和家人相处得并没有那么美好还经常发生矛盾是怎么回事?

A:由于疫情反复,人们被迫在家学习、生活、办公等,并且很有可能是所有的家庭成员聚集在家。因此家庭空间被挤压,家庭成员的空间可能相互重叠,甚至彼此侵犯。由于亲人之间交往频率增加,价值观、生活习惯等差异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此外,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处于被动应激状态,在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扰或退行,例如出现焦虑、孤独、无助、烦闷、愤怒等消极情绪。再加上,由于线下社交圈子的隔离,消极情绪不易发泄,极易发泄到家人身上。甚至一些家庭因此而爆发冲突[8][9]。

那么如何在居家期间拥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呢?

首先需要理性反思自己或家人的情绪状态是否受到疫情的影响并将这种消极情绪蔓延到他人身上。如果有,则需要先进行情绪状态的调整,然后心平气和地跟家人沟通交流彼此的感受与需要。

二是需要掌握非暴力沟通技巧、和谐交流。非暴力沟通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同名书籍《非暴力沟通》中提出的。它主要有以下四个内容:区分观察和评论,体会感受和表达感受,理解感受是因为需要,准确表达请求。那么,如何理解“非暴力沟通”四部曲呢?

首先是区分观察和评论。非暴力沟通不是要我们一定保证完全的客观并且不做任何评论,而是要把我们的观察和评论分开。当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时,人们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的声音,从而造成误解。比如有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说:“你天天都出去玩,是不是学坏了?”孩子就会觉得父母不信任他,十分委屈,有的可能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这就是“评论”的说话方式。而父母如果换成“观察”的说话方式:“ 我发现你每天都出去玩,是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吗?”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在关心他,然后愿意表达自己出去玩的原因、过程等等。这样区分了观察与评论的说话方式。用“观察”的说话方式,不要随意加上评论就利于进一步的友好沟通。

接着是体会感受和表达感受,但是要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人们在说“我觉得”的时候,常常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举一个例子,父母对他们的孩子说,“我觉得你不能天天出去玩,学坏了怎么办。” 这就是在表达想法。但换一种方式说:“你每天出去玩,也不告诉爸爸妈妈具体干了什么,我们很担心”。这就是在表达感受。别人从这两种表达中得到的信息和感受天差地别。我们应该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描述想法,这样更有助于别人理解和继续交流。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部分是理解感受是因为需要。感受的根源来自于我们的需要、期待以及对别人的看法。当我们能明白,我们的情绪和感受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需要时,我们就会产生洞察、理解和爱。例如,当一个小孩成绩退步了,父母如果这样跟他说:“爸爸妈妈对你成绩的退步感受很失望伤心。”孩子就会把爸爸妈妈伤心的原因全部归咎于自己,孩子也会受到情感上的伤害。而如果换成“我(感觉)……因为……”句式的说法:“孩子,你成绩退步了,我们感觉很失望,是因为担心你没有学到知识,荒废了时光。” 通过如此句式的转换,孩子的情感会得到保护并且孩子和父母都明白父母失望伤心的原因和需要,然后共同去解决。

非暴力沟通最后的内容是准确表达请求。比如一个孩子对父母说:“我希望你们少花点时间在工作。”然后他的父母和他说,他们已经报名参加了一个旅行团。他的父母的确已经少花时间在工作上了,但实际上这个孩子的需要仍然没有得到满足,因为他的需要是“我希望爸爸妈妈多陪我玩,而不是工作”。所以我们需要使用清晰具体的语言明确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这样对方才知道我们的需要。

在掌握了非暴力沟通语言技巧后,我们在应对与家人交流相处中存在的问题时,就可以互相倾听,并且换位思考、互相宽容、共同找到化解问题的方式:如消解存在的不良情绪,明确家庭成员各自的边界等。

除了沟通交流,实际行动也必不可少。我们可以从自己入手,比如形成健康自律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运动锻炼等;还可以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收拾自己的房间、做一顿饭。这既是锻炼的一种方式,也对改善亲子关系立竿见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识到和做到之间,也许会有很长的距离。做到和坚持之间,更是难上加难。良好的家庭氛围离不开理解尊重、沟通交流、关心与爱和行动上的落实。所以,带着智慧与爱,建设和谐家庭,静待疫散。

撰写人:王婷






Q:隔离期间出现了社交焦虑,我该怎么办?

A: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不仅公众的生命健康遭受威胁,人们的心理健康也普遍遭受到冲击[10][11]。由于疫情期间的防控举措,人们更加难以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学生大部分时间只能通过线上的方式联系同学或老师。虽然网络的沟通看似更加便捷,但是没有面对面的交流,社交距离感就会逐渐增加,人们对于线下交流的社交焦虑也随之增加[12]。而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是指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自我感觉不舒服、不自然、焦虑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对于社交焦虑的人来说,总是在逃避他人的目光,与人对视则可能产生脸红、冒汗和心慌等生理性症状。

疫情隔离期间出现的社交焦虑往往是随着隔离时间的增长而增强。虽然看似不会造成太大问题,但心理上的压力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会产生影响。如此,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社交隔离并克服由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呢?

首先我们必须记住,社交隔离并不意味着社交隔绝。哈佛大学的罗斯马林教授指出:“我们可以用电子手段来联系彼此。”给朋友打电话、保持QQ微信的联系可以让我们维持自主的社交生活,同时打网游或进行其他虚拟活动也能有助于我们在无法面对面时,保持联系紧密的感觉。

其次,我们需要维持正常的规律和作息,充实自己。隔离期间虽然不用为了工作和学习早出晚归,但我们也不能放任自己沉迷在空虚中。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去寻找新的生活目标。例如,我们可以阅读一本有趣的书、跟随直播适当地锻炼身体、与家人一起整理家务……

最后,我们要学会适应社交隔离带来的孤独和寂寞。正如《孤独六讲》所表达的,孤独并不总是一件坏事。合理的独处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感受生活、反思自我,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去选择接下来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因此,当被隔离的我们因为无法社交而感到落寞时,不妨恰巧珍惜这个难得的时光,与孤独和平相处。

撰写人:刘鹏佳



参考文献

[1] Kernis, M. H., & Goldman, B. M. (2006). A multi-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of authenticity: Theory and research.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83-357.

[2] 全球幸福指数排行榜出炉 芬兰高居榜首.(2018).国际人才交流,5,72.

[3] 罗屿. (2016).幸福北欧人.小康:财智,4,88-91.

[4] Davis, D. M., & Hayes, J. A. (2011).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mindfulness? A practice review of psychotherapy-related research. Psychotherapy, 48(2), 198–208.

[5] 李明苹 & 卢家楣.(2022).累觉不爱?基于自我损耗降低未来乐观期望的研究证据. 心理研究(02),126-131+159.

[6] 丁倩,张永欣 & 周宗奎.(2020).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 心理发展与教育(02),200-207.

[7] 战晓.(2021).短暂的正念冥想训练对自我损耗的恢复和预防作用(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8] 朱祉璇.(2021).大学生亲子关系调整对策——以疫情期间亲子关系为例.时代人物(01), 0256-0256.

[9] 罗瑞奎.(2020).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社交隔离与亲子冲突的关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3), 21-25.

[10] 郑芳,白晓宇,祝卓宏,陈玥,王淑娟&李新影.(202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民众的焦虑情绪分析:对心理台风眼效应的检验.临床精神医学杂志(03),203-206.

[11] Li Si jia et al. (2020). The Impact of COVID-19 Epidemic Declaration on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A Study on Active Weibo Us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17(6).

[12] 李艳萍.(202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焦虑情绪现状及应对方式调查.校园心理(04),349-352.